印裔港生棄負笈 決在港行醫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9/22 08:18

分享:

分享:

新學年伊始,3個背景迥異的港大醫科新生,分享他們決心讀醫的背後原因。

現年22歲、印度裔的馬國賢,自小夢想做醫生,曾兩次透過聯招及非聯招報讀港大醫科失敗。為留港發展,他放棄英國、上海大學的取錄機會,入讀中大公共衞生理學士。但公公在他讀大學1年級時確診末期大腸癌,5天後便離世。

自覺有責任及早發現家人健康問題,令他從醫的決心更盛,今年在中大取一級榮譽畢業,並成功入讀港大醫科:「我讀香港本地學校,是香港人,自小就想在香港做醫生,(港大)面試時我都說過,申請不成功,我下年都會再申請。」

土生土長的「香港仔」岑仲彬,2003年沙士疫症時,媽媽常說「洗手洗手洗手」,令當時讀幼稚園的他不停思考︰「為何看不到的病毒都要驚?看不到為何又會死?」漸對醫學產生興趣。到中學做義工,看到病患者因無人關心而哭,令他意識到除了藥物,關心及愛亦很重要,他表示未來會盡量關心病人:「未必有能力改變(公院)制度,但可多花時間,關心多點。」

易嘉瑩在內地出生,爸爸、爺爺分別在她9歲及14歲時患癌離世,令她決心從醫:「親人有事,但自己甚麼都不懂,很無助!」她最記得當年家人設法向父親隱瞞病情,替他安排治療,無奈卻有醫護在未通知家屬下私自告之,結果父親一度拒絕治療,不久便去世。

後來,嘉瑩的爺爺亦確診患肺癌去世,兩次「守在床邊、無能為力」的經歷,堅定了她從醫的決心,3年前與媽媽來港照顧公公婆婆,由中四讀起,成功考入港大醫科,望將來可醫治長期病患者,平衡病人知情權及家人感受,與他們建立關係。

另外,今年文憑試考獲42分的林嘉男,與自少受做醫生的父母影響,望將來從醫的雙胞胎陳煦欣及陳煦怡,均是今年的港大醫科新生。

【其他熱話】BB監獄出世  出生地點是甚麼?

【其他熱話】嚴浩:即食麵真的好毒

撰文 : 鄧穎琳